7.缺一个招牌_我用超市系统暴富古代
笔趣阁 > 我用超市系统暴富古代 > 7.缺一个招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7.缺一个招牌

  自从锦衣女子离开之后,宁小莹就有些无所事事了,原因无他,后面就再没有顾客上门了。

  她趴在柜台上,歪着头想:果然还是水土不服,说不定这些古人根本就不知道我这家店是用来做什么的。

  宁小莹转头望了望窗户外面,其实往来也是有一些路人停留下来,疑惑地打量了一下店铺,却又很快扭过头走了。

  她将自己代入古人的角度,一下子明白了没有客人上门的原因:他们既不知道这里卖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这里的东西值多少钱。而且古人还比现代人要保守许多,除去刚刚那个闲极无事的姑娘,又有谁会贸然走进这样一家店铺呢?

  “对了,要做一个门牌啊!”宁小莹右手握拳,轻轻敲到掌心里,终于摸清楚症结所在,他们压根就看不到她的门牌啊。

  她先前也在街上逛了逛,往来不管是大店小店,都有自己的门牌,门牌的形制或是雅致,或是朴素简洁。

  上门书写的字体也各有不同,有的潇洒有的端庄,比如说,卖米粮的商铺叫米麦行,卖丝织品的叫绢行,酒家就是酒肆,名称前多加上某记某氏,加以标识,就跟现代总爱以自己或者自己和合伙人的名字一起命名的合伙公司差不多。

  而除了名字上的区分之外,很多的店铺也以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店区分开来,比如说茶馆、饭店,通常都是两层、三层楼高,上头还有可以观赏街景的阳台,内里屡屡传出说书声或者是饭香,让人远远地就知道这家店是做什么的。

  反观宁小莹自己的店,除了大门上头系统自动转换出来的古文“小宁便利店”,其他什么说明都没有。

  她想到了此处,接着就开始思索解决办法:“仓库里好像还有几卷预备做促销的横幅,要不就拿出来用用。”

  不过红色横幅目前还是空白的,没有写字,宁小莹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囊,从收银台里换出三两多银子——她刚刚收款时才发现这里可以兑换,准备再去外头一趟,找个人代写。

  古装剧里不是经常有这个情节吗?穷困潦倒的书生会抄书或者代笔挣点零花钱,这街上也肯定有这样的去处。宁小莹拿绳子捆了两卷横幅提着,虚虚掩上店门,去街对面找了卖包子的小贩问路。小贩的推车上雾气缭绕,饱含着肉的香味,旁边有人来买:“这包子怎么卖?”

  小贩拿刚刚添了一屉新的,直起腰拿脖子上发黄的汗巾擦了擦额角,爽快地回答道:“肉包五文,菜包有笋丁馅的、有咸菜馅的,三文两个,你要多少啊?”

  那路人嘿嘿笑了下,贼眉鼠眼地瞟了眼盖子下面热腾腾的灰面包子,馋得吸了吸口水,从钱袋里倒出来三个钢铺:“要两个咸菜的。”

  小贩麻利地扯了张长叶子,又左右两下用细麻绳把包子冒着热气的包子包进折叠好的长叶子里,接着绳结一拉束好口袋,就把那小包裹递过来,同时收了钱,一手交钱,手交货,全程不过半分钟。

  那客人还没走,小贩又皱起一番笑,慈祥和蔼的样子:“这位女郎,可是要买包子?”宁小莹在一旁看得也有些眼馋,本来只想问路的,见状也要了点:“给我来两个笋丁的。”

  好在她还兑换了一串铜钱,扣出了三文递给小贩,也拿到了她如法炮制包好的两个菜包。

  她顺带问了下:“大娘,你知道这城里哪里可以让人代写字句的吗?”

  “代写字句?”小贩疑惑了下,她连忙解释:“就是我想让人帮我写一副字,要写得好看的。”

  “哦!你是说鬻文啊。”小贩恍然大悟,“你走旁边那条路,有家和田书屋,刘秀才就在书屋门口帮人写字,你找他准没错。”

  “多谢,多谢大娘。”宁小莹学着古装剧里看到的,和人家拱手,结果反倒收到了对方有些怪异的目光,她之后摸摸鼻子,哈哈傻笑了下,这才蒙混过去。

  转头走到街道的右侧,宁小莹认出来,这边是远离桥头的另一边,左右两边也都是商铺,只不过这里边卖的东西有些不一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